唐代:韩愈
青青中水蒲,下有一双鱼。君今上陇去,我在与谁居?
青青水中蒲,长在水中居。寄语浮萍草,相随我不如。
青青中水蒲,下有一双鱼。青青的水中蒲草萋萋,鱼儿成双成对,在水中香蒲下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。
君今上陇去,我在与谁居?您如今要上陇州去,谁跟我在一起呢?
青青水中蒲,长在水中居。蒲草青青,长期生活在水里。
寄语浮萍草,相随我不如。哪及浮萍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水漂流,我亦不能如浮萍般相随君去。
韩愈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► 580篇诗文
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,先寄随州周员外(周君巢也)
郑群赠簟
杂诗
寄崔二十七立之
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,寄白二十二舍人
琴操十首。龟山操
闻梨花发赠刘师命
游城南十六首。把酒
与张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复一夕
县斋读书(在阳山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