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:虞世南
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,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。
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,而不是依靠秋风。
参考资料:
虞世南
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,字伯施,汉族,余姚(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)人。初唐著名书法家、文学家,政治家。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,唐时历任秘书监、弘文馆学士等。唐太宗称他德行、忠直、博学、文词、书翰为五绝(“世南一人,有出世之才,遂兼五绝。一曰忠谠,二曰友悌,三曰博文,四曰词藻,五曰书翰。”原有诗文集30卷,但早已散失不全。民国时期,张寿镛辑成 《虞秘监集》 4卷,收入 《四明丛书》。► 43篇诗文
杂曲歌辞·结客少年场行
相和歌辞·怨歌行
相和歌辞·门有车马客行
相和歌辞·飞来双白鹤
相和歌辞·饮马长城窟行
相和歌辞·中妇织流黄
怨歌行
飞来双白鹤
门有车马客
相和歌辞。门有车马客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