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:厉鹗
夜寒香界白,涧曲寺门通。香界:指佛寺。明杨慎《丹铅总录·琐语》:“佛寺曰香界。”白:谓如雪如霜,喻清冷。
月在众峰顶,泉流乱叶中。“月在”句:灵隐寺周有北高峰、南高峰、飞来峰,故云。
一灯群动息,孤磬四天空。一灯:指佛殿中长明灯。群动息:语本陶渊明《饮酒》诗:“日入群动息。”谓万物俱息。“孤磬”句:以佛殿孤磬之声,反衬万籁俱寂之幽静。四天,四方天空。沈佺期《从幸香山寺应制》:“岭上楼台千地起,城中钟鼓四天闻。”空,空寂。
归路畏逢虎,况闻岩下风。
厉鹗
厉鹗(1692-1752),字太鸿,又字雄飞,号樊榭、南湖花隐等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清代文学家,浙西词派中坚人物。康熙五十九年举人,屡试进士不第。家贫,性孤峭。乾隆初举鸿博,报罢。性耽闻静,爱山水,尤工诗馀,擅南宋诸家之胜。著有《宋诗纪事》、《樊榭山房集》等。► 18篇诗文
百字令 月夜过七里滩
齐天乐 秋声馆赋秋声
谒金门 七月既望,湖上雨后作
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
春寒
漫脱春衣浣酒红,江南二月最多风。梨花雪后酴醾雪,人在重帘浅梦中。
北仙吕·后庭花
富春·富春县前江
富春县前江势奔,危楼如画俯山根。林林人影向沙市,叶叶风帆下海门。秋入遥空无寸翳,旱经焦土有千村。田家正堕忧时泪,安得新酤倒瓦盆?
渡河
北来始作泛槎游,晚色苍苍望里收。一线黄流奔禹甸,两涯残雪接徐州。古今沉璧知无限,天地浮萍各自谋。明日轻装又驴背,风前惭愧白沙鸥。
宝应舟中月夜
芦根渺渺望无涯,雁落圆沙几点排?明月堕烟霜着水,行人今夜宿清淮。
荆溪道中
如画云岚西复西,梁溪几折入荆溪?舟师失道隔烟问,山鸟畏人穿竹啼。